瞿塘峡锁全川水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瞿塘峡 门 瞿塘峡锁全川水

瞿塘峡锁全川水

2024-07-12 12:18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夔门锁江铁柱

上世纪来夔门旅游的人们,可以看见夔门北岸草堂河汇入长江口大石梁上有一石盘,石盘上竖立两根铁柱。对此铁柱,明正德《夔州府志·古迹》记载,“即铁索关之铁柱”。光绪《奉节县志》记载较为详细:“瞿塘峡口石盘之上,竖铁柱二根,高六尺四寸。夏秋水没,冬春复见。上铸守关大将军徐宗武等字。”配合铁柱锁江,有七根长二百七十七丈五尺(约920米)铁链,号称铁锁。

夔门草堂河口的锁江铁柱(郑云峰摄)

上世纪八十年代,江汉124过夔门锁江铁柱原址(宋开平摄)

夏秋之季,江水部分淹没锁江铁柱

夏秋之季,水没锁江铁柱(乔德炳摄)

帆过夔门铁锁关

瞿塘峡南岸碑子洞贾似道锁江告示题刻

瞿塘峡口锁江告示

测量锁江铁柱(解特利摄)

人们看见的夔门铁柱铁锁,是南宋夔州守将徐宗武于景定五年(1264年)设置。

宋景定年间,北方蒙古忽必烈欲取蜀地。危急之中,南宋政权于景定五年夏,派夏贵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。夏贵赴任后,即令夔州守将徐宗武采取措施,确保江南。此令由宣抚大使吕文德向徐宗武转达。吕向徐面授机宜,称只要锁江,蒙古兵不能驱船乘流而下,可保江南无虞。吕是南宋名将,徐宗武自然言听计从,他在夔门白帝城东江边石盘上立铁柱两根,对面江南岸凿孔,设拦江锁七条,以防蒙古军船由夔门冲下。时任宰相的贾似道,为了表示对徐宗武锁江支持,特书写一道告示,立碑为记:“帅守淮右徐宗武,面奉开府两镇节度使京湖制置大使、四川宣抚大使吕公文德指授,凿洞,打舡,铸铁柱,造铁缆锁瞿塘峡关,永为万万年古迹。景定 亥季冬吉日记石,当朝大丞相贾公似道”其实,贾似道这道告示,与其说是表示对徐宗武设立铁锁锁江的支持,莫若说是对他的心腹吕文德的赞许。祥兴元年(1278年),忽必烈军队占领重庆,顺流而下,攻占了夔州。锁江铁链未能完成“锁江”的历史使命。不过,贾似道说此铁锁将为万万年古迹,这点儿倒是实话。

夔门铁锁关元不伐诗刻(解特利摄)

夔门江边石盘上这两根锁江铁柱,从南宋保存到上个世纪末,颇不容易。不料,1997年涨水期间,这两根铁柱被行驶的轮船撞断。水落后,人们在石盘上发现了铁柱断裂的上半部分,由白帝城博物馆收藏。1998年3月,白帝城博物馆将两根铁柱原样修复,移建于夔门古象馆左侧正对夔门的一块岩石上。同时迁建的还有宋人元不伐《峡中铁柱》诗刻“白帝城边春草生,黄牛峡里水波清。追思昭烈千年事,常使英雄气不平。”

迁建后的锁江铁柱景观(乔德炳摄)

光绪年间《奉节县志》收录有两首关于铁锁关的诗,

其中杜甫《峡中铁锁》:

“世代兴亡事有由,将军远镇古梁州。堪嗟铁锁依然在,不锁瞿唐峡口头。”

对这首诗,奉节文史界人士一直颇有争议。西晋泰始三年(公元267年),晋武帝分益州设置梁州,置三巴校尉,治所白帝城。诗中“古梁州”应该在西晋之后才有此称谓。这将军究竟是谁?如果是指后蜀(公元934~965)张武,则杜甫生卒年是公元712~770,时间不对。如果不是指张武,那么诗中“远镇古梁州”的锁江将军应在西晋与唐代之间,奉节志书对此锁江无一记载。

另一种看法是,此诗应是陆游(公元1125年~1210年)所遗,“远镇古梁州”的将军即张武,此诗只是后来被误传为杜甫诗作。

此诗成谜,留待后人解读。

(来源新浪博客:梦回三峡)

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

奉节旅游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